新闻动态
返回首页 > 新闻动态 > 阅读详情

嘉·家|家有小“蜗牛” 你盯得越紧TA越不想动

作者:mouxin发表时间:2020-09-18 阅读次数:2338


https://s1.res.jxfls.com/20200908/113237837.png


We are family

我们曾带着对未来的憧憬离开它

也曾装满无尽的思念奔向它

 

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家庭教育

却时常感到迷茫

我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我怎样读懂家庭成员的内心?

......

 

嘉祥教育愿倾力相助

家校共育

静待每一朵花开

 

 

 

 

家有小蜗牛

“你能不能快点,别磨蹭了!”“今天的作业没做完就不许睡觉!”“都几点了,只做了几个题,你一天到底在干什么呀!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小雨妈妈就变成了一个“唠叨”的人,每天都在催促孩子干这干那。“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可孩子太磨蹭了,我都替她着急。”小雨妈妈很无奈,可她发现这样催促的结果除了让亲子关系不再亲密外,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小雨依然像蜗牛一样慢吞吞的吃饭、慢吞吞的写作业......

 

亲爱的家长,您是否也有小雨妈妈同样的困扰呢?

 


也许当我们开始反思普遍性拖延原因,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们的拖延和痛苦。

 

1


其实有一点很普遍,试想在成人的工作中,上司一个小时问三次,紧紧地盯着你,那么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呢?不出意外的话,盯得越紧越不想动。

 

其实在这一点上,孩子也是一样的。

 

当家长反复催促和紧盯时,很快孩子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效率反而变得越来越低,因为他们会花大量时间应对父母的“催促和监视”,自然就在会痛苦中不断拖延。

 

所以,针对孩子的拖延,更多原因在于家庭环境。

 

让我们看看,哪些家庭环境会给孩子的拖延推波助澜。

 

高期望的压力

父母期望孩子学习积极努力取得好成绩本无可厚非,但是强烈的期望也往往是让孩子承受心理重压。

 

比如,从小听着我们家就指望你了,你一定要考上好的大学、将来可以出人头地!”这种话的孩子,会活得很沉重,他们很难开心,甚至不敢开心。

 

物极必反,当压力强到让孩子无法承受时,人的逃避本能就会起决定性作用。但对于孩子来说,很多事情无法逃避,那就只有拖延,慢慢地,这种拖延也就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期望还会塑造出完美主义,有研究显示完美主义正是拖延的重要原因,完美主义者内心渴望完美,害怕失败,他们会用尽全力在细小的地方耗费大量精力,常常导致很难顺利完成一件事。所以他们慢慢变得不敢尝试和行动。

 

因为任何微小的缺陷和不足都会被认为是失败,而失败是他们最不能接受和面对的,那么索性什么都不做,这样还保持着一种虚幻的心理平衡——我只是没有做而已,如果我真的去做了,就一定能做到最好。

 

高控家长

有些家长喜欢事无巨细帮孩子安排一切,不仅如此,还要求孩子事事都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当家长获得了全面控制感时,恰恰是孩子彻底失去控制感的时候,结果孩子一方面因为没有控制感而丧失做事的动力,一方面因为没有控制感而本能性的争夺控制感。

 

丧失做事的动力结果就会拖延,而争夺控制感的结果也是拖延,因为拖延就是对父母控制的一种反抗,不会按父母意愿完成事情,从而一定程度上获得控制感。

 

控制感无论对大人还是小孩子都很重要。当父母不遗余力的为孩子做一切的时候,还需要觉察自己对失控的恐惧,是否悄悄地剥夺了孩子的控制感。

 

高控制也会让孩子养成依赖性格,他们不需要动脑思考,他们不需要做出决策,也不需要负责,这一切都有家长操心,久而久之他们缺乏独立完成事件的能力,只能依靠家长或周围人。

 

缺乏信任

相比于大人,小孩做事常常又慢又做得不好,这本是正常现象,但家长没有足够的信任和耐心,而是经常指责和催促孩子:

 

你能不能快点!

你怎么这么差?

 

这些,也许在大人看来是对孩子的正向要求,但从心理意义上说,恰恰相反,孩子感受到的是大人的贬低和不信任,没有人能在频繁的催促和指责中感觉自己很棒,缺乏信任的教育导致孩子低自尊缺乏行动力。

 

冷漠忽视

心理学领域中,有一句很出名的话无回应之地即绝境”。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疏离对于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孩子就意味着抛弃,虽然这并不是说事实上就抛弃,但孩子天然对父母有强烈的依恋需要,如果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就会体验到无穷无尽的绝望。

 

但凡他们能有什么办法能引起父母的关注,他们就会不遗余力的去做,比如追求完美让父母高兴、搞破坏让父母关注、拖延不能完成事情让父母不得不陪着做。

 

2

探讨了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接下来我们看看怎么办。

 

减压从自己开始

父母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给孩子的期望过大?

 

如果是,父母需要重新认识和调整自己的期望。由于这种压力是大人无意识传递给孩子的,所以大人需要去梳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不是有很多无法消化的压力,先想法让自己获得舒缓,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少的传递压力给孩子。

 

对孩子的期望自然是可以有的,但不需要天天强调和念叨,而是帮助孩子清楚理解父母的期望,并与孩子探讨实现理想和期望的规划和具体步骤。

 

高度概括且模糊的期望只能制造压力,比如“你要出人头地”“你要争气”这种很大又无法具体量化的概念。

 

把自主感还给孩子

对于高控的父母,需要觉察自己的控制模式,也要深刻认识到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听自己的话,而是让孩子获得更多人生技能,将来能自立于社会。

 

父母最应该做的是尽一切可能给孩子创造练习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能证明自己,获得成就感。一旦孩子能自己自主选择如何做、何时做,他们就更愿意专心致志地做事,效率就会提高。

 

把温情还还给家庭

如果发现孩子只能在父母陪着的时候才愿意做事或者学习,那么很可能孩子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或者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

 

比如不在陪孩子的时候玩手机、打电话等等。告诉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他可以专心的自己完成,等到结束后,爸爸妈妈会好好陪他玩。

 

解决问题为导向

不能忽视的是,孩子的拖延,可能真的遇到难题了,或者存在某方面的困难。

 

这时候倾听孩子遇到的困难,与孩子一起讨论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帮助孩子实施,可以让孩子尽快的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解决拖延的好策略。

 

3

拖延不是问题,而是问题的表象,人类有天然的促成事件完成的倾向,如果没有阻碍没有人愿意拖延,了解真正的原因,并有针对的行动才是解决拖延的良方。

 

也许你还是不放心,但试着放手一点点,孩子就能从心理上成长一点点。

 

亲爱的家长朋友,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您需要帮助指导,请联系嘉祥各校区的心理教师,或者关注下方嘉祥教育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在评论区留言。


https://s1.res.jxfls.com/20200908/113319180.png 

 

来源|嘉祥教育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发表我的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

集团地址

成都市锦江区晨辉二街66号

集团邮箱

service#jxfls.com(#替换为@)

邮政编码

610000

嘉祥集团官方微信

嘉祥集团官方微信

© 2010-2025 嘉祥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蜀ICP备18025807号-1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