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ouxin发表时间:2020-09-15 阅读次数:3763
刘远信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10月。现有18名中青年研修教师,分别来自于嘉祥教育集团各校区教学第一线,他们都是所在学校、区、市的骨干教师。
工作室主持人刘远信是四川省嘉祥教育集团首席化学学科专家,四川省化学特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四川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刘老师教学经验和学识丰富,教研底蕴深厚。公开发表教学教研论文100多篇,其中有20多篇论文被知网收录,有近10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中学化学教学》转载。出版《化学与STS的综合》、《高中化学实效复习新思维》等专著40余本。刘老师是一个集教学与教研于一体的复合型化学教学教研专家,在四川省内外中学化学界具有广泛的学术知名度和影响。
4月20日刘远信专家为工作室研修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讲座
工作室目标
“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溪以成江海。”工作室研修工作顺应课改和教师发展需求,立足课堂常态,聚焦“四问四学”,坚持行动研究,实施三课整合,采取问题驱动,务求理念创新,苛求专业引领,力求务实求真,刻求素养提升,追求优质发展。深度创建共融、共生、共长、共进、共成,利于实践研修的优异生态环境,为集团教育和谐快速发展的所需,培养善教会研,能讲勤思,跨界兼容,具有担当情怀的复合型化学教育的名师、带头人和领衔人。
“四问四学”导学模式是嘉祥教育学术委员会化学专家刘远信老师针对当前课堂革命的焦点和变革方式重构课堂深层次思考后,结合自己的长期教学经验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常态课的教学特点以及思维培养的基本规律设置了课堂教学的四个关键环节:
环节一:设问,以疑诱学;环节二:追问,以导究学;环节三:反问,深度悟学;环节四:互问,吸智善学。每个环节对应着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思维培养的不同层次。课堂的显著特点是问题驱动、对话导学、协同能力、深度思维,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考力、交流力、表达力、探究力、判断力以及合作精神。
为让《四问四学》导学模式在嘉祥课堂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嘉祥教育集团刘远信名师工作室先后在嘉祥的多个校区开展了《四问四学》导学模式的课堂实践研究,助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优化课堂生态。
锦江校区举行“四问四学”教学实践活动
2019年底—2020年4月,刘远信名师工作室三位研修教师曾玲、何林和曾定军采用“四问四学”导学模式先后带来了三节生动的化学课,为其他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中曾定军老师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20年四川省高考复习网络研讨活动”中以“四问四学”导学模式上了示范课—《高三后期复习中化学反应原理图像试题的突破》,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2万,引起广泛的好评和强烈的反响。
郫都校区举行“四问四学”教学实践活动
2020年5月19日,工作室研修教师何玲和雷婧采用“四问四学”导学模式先后展示了两节高效的化学复习课。在课堂中,两位教师通过设置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高频考点,把握考向,熟练应对策略,提升做题效率。
成华校区举行“四问四学”教学实践活动
2020年6月16日,工作室研修教师林蓉和曾祥聪采用“四问四学”导学模式先后带来了两节非常有趣的化学课。两位教师灵活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形式深入人心。
凝聚智慧促成长
为能展示出高质、高效的课堂,工作室研修教师们利用空闲时间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向刘远信老师和工作室特聘专家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马红艳化学教研员虚心求教,探讨磨课,不断改进,为展示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每次献课后,工作室全体成员集体评课交流,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通过一次次的研修活动,教师们更加理解“四问四学”导学模式的意义所在,即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既是学生学习动力的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也是联系师生双边互动的最佳纽带。研修教师们不仅在日常教学中探索如何将其灵活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而且多名研修教师采用“四问四学”导学模式在区级、市级、省级平台赛课、发表论文等。
工作室专家、学校领导点评指导与名师交流,促教学提升
2020年6月9日,由四川省教师培训项目办公室主办,四川省李大勤名师工作室承办的“川浙联动、共研共享—高中化学阅读教学指导与交流”线上公益培训活动顺利举行。大会特邀嘉祥教育集团刘远信名师工作室团队参加活动并作大会交流发言。活动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化学教研员马红艳老师主持,浙、川两省9个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研讨当下化学阅读教学,在思想碰撞中激发智慧交流的火花。
在本次培训中,刘远信老师从“四问四学”导学模式的角度为参培教师们分享了《问题引导下的课堂阅读与表达》报告。刘老师认为问题引领下的阅读抓住了阅读指导中的关键。对于老师来说,就是要将知识分解设计成有针对性、有悬念性、对思维有深刻启发意义和对兴趣有激励催化作用的一连串有效问题。用于刺激学生强烈的阅读冲动和欲望。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感染和启示引导下,欢快而用心的阅读。在阅读中实现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掌握,在阅读中实现对知识的强化和巩固,在阅读中实现深度思考,实现高阶思维,产生认知质的飞跃和心灵深处深刻的思维感悟。刘老师的分享发言受到与会名师们的高度评价。
研修教师采用“四问四学”导学模式授课心得摘选
锦江校区何林老师:通过设问、追问、反问、互问四个环节,将知识分解成问题,问题设计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高效。经过刘专家指点和打磨之后,课堂提问更加有效,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习兴趣更受激发。
锦江校区曾定军老师:在学生认为自己考虑问题精准且全面之时,抓住最关键处反问,扣人心脾,发人深省。如:“你确定图像中这点(段)达到平衡了吗?”又如:“你认为你的回答考虑周全了吗?”反问要少而精,在课堂中实际生成,有助于发展学生关键能力,提升学生高阶思维。
成华校区胡利老师:在本堂课的设计修改中,刘专家从整体到一个一个问题到一个个词的指导我,真正让我感受到了教学提问的艺术,且在课堂中真正感受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热烈的参与和高度思维的活跃性。
成华校区曾祥聪老师:本次课例展示收获丰富,在准备过程中更加深入的研究成都中考说明和历年的成都中考真题,在实施过程中更加认可“四问四学”课堂模式,感受到问题生成知识的魅力,在师父指导下成长迅速,让我的课堂也有理论基础。感恩嘉祥教育集团“刘远信名师工作室”。
郫都校区雷婧老师:要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四问四学”,教师一定要转变自身观念,最重要的是在备课的时候想一想: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如何设计成问题?这些问题如何体现层次性?这些问题的层次性能否实现对知识体系的结构化建设?而知识体系的结构化建设是否能最终转化为对学生思维层次的培养?
来源 | 嘉祥教育集团学术委员会、嘉祥教育科学研究院
集团地址
成都市锦江区晨辉二街66号
集团邮箱
service#jxfls.com(#替换为@)
邮政编码
610000
友情链接
嘉祥集团官方微信
© 2010-2025 嘉祥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蜀ICP备18025807号-1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