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首页 > 新闻动态 > 阅读详情

教育漫话|“四问四学”:从教师的课堂提问看审辩思维培养

作者:mouxin发表时间:2020-09-17 阅读次数:5805

立足热点,畅聊教育。大家好!四川嘉祥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原创教育新闻评论栏目《教育漫话》又与您见面了!教育漫话立足时下教育热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论和观点分享。

 

虽是仅供参考的一家之言,但我们诚意满满。更希望关注教育、热爱教育的您能在评论区将您的观点分享,与我们一起畅谈。

 



新闻现场

 

2019年年底开始,嘉祥教育集团刘远信名师工作室先后在嘉祥的多个校区开展了四问四学导学模式的课堂实践研究。四问四学是嘉祥教育学术委员会化学专家刘远信老师针对当前课堂变革的焦点,结合自己的长期教学经验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常态课的教学特点以及思维培养的基本规律设置了课堂教学的四个关键环节: 

 

环节一:设问,以疑诱学;环节二:追问,以导究学;环节三:反问,深度悟学;环节四:互问,吸智善学。

 

每个环节对应着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思维培养的不同层次。课堂的显著特点是问题驱动、对话导学、协同能力、深度思维,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考力、交流力、表达力、探究力、判断力以及合作精神。

 

https://s1.res.jxfls.com/20200917/152290563.png 



原创观点

刘远信老师的“四问四学”紧扣一个“问”字。用问题实现引导、用问题引发联想;用问题促进思考、用问题进行点拨;用问题化解困惑、用问题进行对话;用问题达成理解。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形成清晰的逻辑链条。其不光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学方法。“四问四学”,可以说是抓住了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又译为“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核心素养。

 

何谓审辩思维

 

作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核心素养和培养目标的核心概念——审辩思维并非新生事物。古今中外的典籍中,有不少与审辩思维相关的阐述,如《礼记·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苏格拉底助产士的教学实践,古印度佛教《论藏》都有提到,可以说,审辩思维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思维方式。
那么,审辩思维到底是什么呢?
审辩思维,是通过理性论证做出合理判断的思维方式。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做出判断所依据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和其他必要背景条件的说明。具有合理质疑、凭证据讲话、合乎逻辑地论证、对命题适用范围的认识等特点。
审辩思维是一种思想上的推陈出新,学习上深入彻底的认知方法;同时,它也对人的能力培养和人格发展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能增强人的创造力、决策力、学习力和独立性、包容性等。
审辩思维之所以重要,从长远说,它是培养中国目前亟需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素养,科技的创新依赖于思想创新,思想的创新依赖于审辩思维的发展。从近处说,审辩思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成果,学生会成为更有效的学习者,因此,审辩思维备受教育界关注和期待。而如何将审辩思维运用到课堂设计中,则是令中小学教师困惑和苦恼的难点——刘远信老师的四问四学教学模型,则为我们提供一个审辩思维浸入式实践比较好的思路。

 

审辩思维浸入式实践初探

 

浸入式实践是在学生获得学习内容和各学科学习方法的过程中,伴随着元认知技能的发展。审辩式思维技巧在学科教学中被策略、不显露地教授。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学习,而且获得了审辩式思维技能。在当前基础教育段,这是一种比较切合实际、适宜上手、易于推广的教授方法。

 

四问四学的四问中,设问将较难理解知识分解成若干问题,便于理解探究和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反问给学生以启示或者提醒,降低问题难度,加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同时,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一定的冲击力、感染力、震撼力。追问则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广度、深度和熟练程度,引导学生沿着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递进式的有序提问。互问则是学生被调动起思考的积极性,主动发问,师生共同切磋、相互补充,增进理解的过程,这是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的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课堂提问的最佳境界。

 

在课堂上使用提问策略,基于问题的积极学习,通过提问展现思考、开发思维,积极倾听,合作解决冲突,小型或大型学生群体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抓住时机提出争议或问题,努力增进双方的理解并达成共识,学生从自身经验阐述概念及其应用等等,都是审辩思维相关的教学技巧。其核心是以查询和提问作为探究和思考的工具,强调个人的思考过程和对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追求学习结果和标答。而教师的提问则在其中起到不留痕迹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激发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获得学习自主权。

 

有效的课堂提问取决于教师的审辩思维水平

 

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必备的基本功。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判断的低水平提问,很好不对等对回答的简单评价是无法发展学生的审辩思维。有效的课堂提问取决于教师的审辩思维水平。

 

对此,四问四学导学模式,不仅要有以上提及的、多样化的提问方式,而且提问要有真实性、针对性、逻辑性和时机性。这些要求和审辩思维的价值标准一致,即简明、准确、精确、连贯、相关、坚实的证据、严密的推理,以及深度、广度和公平性。而提问的刺激性、启发性则能开启学生沉睡的心智,唤起求知的渴望和交流的愿望。

 

课堂中教师在以提问唤起学生的兴趣后,还要引导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普遍,特殊到一般,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肤浅到深入的复杂过程中沿着正确的方向,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探究。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有感、有觉、有悟,能化解困惑、豁然开朗,甚至能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或者再创造。

 

四问四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也是训练教师审辩思维的有效方式。在思考环环相扣、严谨有序的问题情景时,在充分准备教育预设、问题设置和评价策略过程中,教师也进行了思维的有序性训练,理清了知识的难易程度,遵循了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逐步实现教学目标的逻辑顺序,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优化。

 

问则疑,疑则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无问不成学。四问四学是助力教师提高审辩思维水平,建设生动、有效的课堂,增强学生学习力和成就感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章:

1. 刘远信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32686550102whc7.html

2. 澎湃新闻,政协委员陈霞建议培养审辩思维能力:这是中国学生“短板”,2019-03-0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7445286080254247&wfr=spider&for=pc

3. 王世赟,审辩式思维是什么,怎么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f266b0102zn0m.html

 


发表我的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

集团地址

成都市锦江区晨辉二街66号

集团邮箱

service#jxfls.com(#替换为@)

邮政编码

610000

嘉祥集团官方微信

嘉祥集团官方微信

© 2010-2025 嘉祥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蜀ICP备18025807号-1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