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ouxin发表时间:2020-12-04 阅读次数:4832
2020年12月3日上午,“走进区域教研——锦江区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读写教学实践与探索”活动在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锦江校区顺利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市锦江区教科院、成都市暨锦江区易晓名师工作室协办,嘉祥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锦江校区共同承办。活动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传播,锦江区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现场参会,成都市其余区市县和直属学校教师则通过网络观摩学习。
嘉祥锦江校区郭汶童老师担任本次会议的主持。成都市高中语文教研员王秉蓉老师、袁文老师,锦江区语文教研员易晓老师,嘉祥教育科学研究院罗道猛老师、七中嘉祥校长助理罗燕老师莅临了本次教研会。上午9点,研讨会准时开始,成都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王秉蓉老师从区域引领的角度作了精彩致辞。
研讨课例展示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锦江校区高二语文组张黎老师和高二2班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展示课《强调事实,尊重逻辑,质疑反思——丁真和小马云事件评论》。张老师紧扣当下新闻热点,层层启发,步步引导,在课堂对话中寻求逻辑和情理的辩证统一,在学生“思辨读写”中浸润批判性思维,让听课老师受益良多。
专题分享(一)
嘉祥锦江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杜红梅《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杜老师从思考、实践、反思三个层面分享了高中语文组在批判性思维教学领域进行的探索与实践。首先是课例开发,学校在批判性思维理念的指导下,做了群文阅读教学课例与整本书阅读研究课例的教学实践。其次是资源开发,如高一语文组的《读点》阅读系列,高二语文组的《<红楼梦>重读》,高三语文组的高考考点的结构化梳理等。最后是课程开发。例如选修课程中的《演讲的魅力》《以<红楼梦>辐射开的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旨在培养高中生如何进行思辨性表达。
专题分享(二)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赵琳:《低头做事抬头看路——校本课程开发与公众号建设案例分享》
每一个教师都是实践者和开拓者。赵老师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侧重分享了她的团队在校本选修《锦城游》与公众号“之间语文”进行的思辨性读写探索和实践。她提到的“之间语文”专题设计,如对教材进行迁移拓展;有效促进思辨性读写时评写作;多维度进行交流展示(校际交流、跨年级交流、跨学科交流);记录并完善线下活动等对高中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有重要启发。
专家讲座
锦江区教科院语文教研员易晓:《批判性思维和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需要批判性思维的洗礼,易老师从聚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国家课程优化、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价值取向、聚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系列特色课程等维度,分享了她对批判性思维和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第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第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价值何在?第三,“批判性思维”如何实现学科化理解?第四,如何区域推进语文教学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易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可谓干货满满,让在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专家总结
成都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王秉蓉老师对今天的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总结发言。王老师围绕三个关键词谈了今天的感受。关键词一“思维在场”。好的课堂需要学生静静地看书、思考与表达,让思维内化为言语,达到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关键词二“研究在心”。语文人要以研究的姿态面对常态教学,从单篇到群文再到整本书,教学团队需要潜心研究,不断实践,以彰显高中语文的教学品质;关键词三“灵魂在飞”。从今天的课例展示到老师、专家的专题分享,大家看到了语文老师在平淡生活中对教育的伟大情怀。
教学的探索有时如逆水行舟,有时又柳暗花明。今天,参加讲座的老师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充实愉快的上午。窗外已是深冬,但每个人都在为他人的智慧而鼓掌,为自己的感悟而兴奋。本次成都市暨锦江区易晓名师工作室“走进区域教研——锦江区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读写教学实践与探索”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没有人天生会阅读和写作,读写能力的培养需要批判性思维,在思辨读写的路上,且行且思!
文稿根据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秦国清老师现场记录为基础,略有改动。
集团地址
成都市锦江区晨辉二街66号
集团邮箱
service#jxfls.com(#替换为@)
邮政编码
610000
友情链接
嘉祥集团官方微信
© 2010-2025 嘉祥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蜀ICP备18025807号-1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