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ouxin发表时间:2020-12-14 阅读次数:2786
九月底,《润物无声 万花竞放——嘉祥教育故事》正式与读者见面。
这本书精心筹备了两年,饱含了众多嘉祥师生、家长的心血和智慧。正如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张圣华先生在序中所言“当太阳出来了, 地上就有了生动的影子。嘉祥的思想有了光芒, 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故事。打开《润物无声,万花竞放——嘉祥教育故事》, 我们感叹于校长和老师之间令人神往的灵魂交流, 感叹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互融。改变人是难的, 每颗心都是一把锁, 但嘉祥的老师们都有‘密码’。向社会讲一讲嘉祥故事, 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 对嘉祥来说也是一次重新出发。”
这本书里收集了65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对过往的记录,更是嘉祥人对未来的思考,在故事里我们看到了教育人的幸福和收获。嘉祥集团董事长向克坚先生在前言中这样感慨“二十年昧旦晨兴的播种, 风雨兼程的守护, 其中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 然而我和所有嘉祥人都明白, 我们为之努力的,也正是我们在过程中所收获的幸福。正如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所言,教育的根是苦的, 但其果实是甜的。”
我们愿与更多热爱教育的人分享这一份“甜”。《润物无声 万花竞放——嘉祥教育故事》除了有纸质书外,还推出了有声版,来自嘉祥的教师用他们的声音和感情重塑这些作品。接下来,请您聆听《润物无声 万花竞放——嘉祥教育故事》(有声版)。
《“树懒爸爸”成长记》
作者:黄亚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黄禹铭同学的爸爸
朗读者:张中伟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
▲扫一扫,听故事
老师是家庭教育的导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此“老师”却不像学校老师一样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可以说,家长这位“老师”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的, 其教育水平自然参差不齐。这就迫切需要学校的鼎力相助。在此故事中, 面对黄爸爸教子的困惑和苦恼 , 班主任在剖析高中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引导, 要“以 一种更适合的方式去提醒他,以慢一拍的节奏去对待他,以朋友的方式去影响他⋯⋯” 面对孩子无法处理好班级事务与学习的关系, 困惑的黄爸爸又 得到班主任的指点:“认真负责是好事, 只是有些过于追求完美, 导致班级事务用力过多, 我们还是多一点耐心和帮助,相信他会处理好的。”正是老师的关键性点拨与指导, 化解了家长心中的迷茫。可以说,家长的成长离不开老师这位家庭教育的导师。
《和孩子一起成长》
作者:何燕玲 都江堰市嘉祥外国语学校刘亚轩同学的妈妈
朗读者:苟丽 嘉祥教育集团宣传部
▲扫一扫,听故事
在反省中告别育儿误区
当今时代愈来愈重视和强调家庭教育。家校结合育人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提质的重要路径。然而 , 家长在教育中的深度介入未成气候 , 无心无力、有心无力、有力无心的情况较为普遍, 影响着家校共育的实效 。此外, 也不乏 "有心有力”的家长, 但他们由于对教育价值理解不够, 对人的成长规律把握不当 , 因此也难免陷入育儿误区。在这个故事中, 家长反思自己淡忘了曾经充分认同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 在与别的孩子攀比中放大“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孩子”的焦虑, 走上了 "牵着蜗牛去散步”的控制式、驱赶式的家教之路。但事与愿违, 不良后果显现 , 才猛然醒悟强势的控制和干预是对孩子精神的压抑、个性的忽视和自由的剥夺。在孩子老师的指导下 , 这位家长通过发自内心的反思 , 准确定位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厘清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何去何从 , 调整了教育方式, 使孩子的发展回 归良好的状态。
《功夫下在深处》
作者:吴杰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吴圣西同学的爸爸
朗读者:白杨 彭州市嘉祥外国语学校
▲扫一扫,听故事
育儿增智得益于老师的 "言传身教"
对孩子而言, 信心 远比成绩重要。当家长面对孩子不理想的成绩时, 关注的往往是如何让孩子加班加点提高成绩, 而容易忽视孩子内心的需求、发展的基点。而嘉祥的老师面对急躁而“无知”的家长时 , 却通过“言传”引领 , 耐心分析、细心 点拨, 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 , 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同时, 老师还以“身教”示范, 及时地抓住课堂的每一个发展契机, 给孩子以 激励 、鼓励 , 让孩子明晰前进的方向, 重振学习的信心 , 扬起前进的风帆 , 去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家长的育儿智慧增长,正得益于老师的“言传身教”。
集团地址
成都市锦江区晨辉二街66号
集团邮箱
service#jxfls.com(#替换为@)
邮政编码
610000
友情链接
嘉祥集团官方微信
© 2010-2025 嘉祥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蜀ICP备18025807号-1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