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ouxin发表时间:2021-12-08 阅读次数:3090
立足热点,畅聊教育。大家好!“四川嘉祥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原创教育新闻评论栏目《教育漫话》又与您见面了!教育漫话立足时下教育热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论和观点分享。
虽是仅供参考的一家之言,但我们诚意满满。更希望关注教育、热爱教育的您能在评论区将您的观点分享,与我们一起畅谈。
破格子:儿童自主成长的权力回归
文 | 陈 涵
笔者对当今儿童受制于、容忍于、习惯于甚至依赖于家校教育对自己“拔苗助长”之情形,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震惊。面对标准化、竞争性的“人才”塑造,儿童没有叛逆,没有抗拒,没有逃避。在他们看来,一切原本就当如此。然而,纵观古今中外,有哪一位杰出的创造型人才,在儿时缺席过思维的越轨、情绪的抗逆、行为的反叛?当儿童的天性与心性被压抑,积累到一定程度,有的最终以极端的方式暴发,酿成难以逆转和无可救药的灾难及悲剧。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此情归因于成人世界对孩子成长的过度设计。这种设计的结果是校内校外标准化、拔高性铸模“造格子”和让学生“挤格子”。
所谓“挤格子”,即争相进入标准化塑造“人才”的模子。资源紧缺、生存压力所催生的激烈竞争,使儿童来不及体验“自然人”天性般的“旷野”生活,就被赶着挤进成人世界设计的一个又一个谓之“改变命运”的格子。送孩子入一所条件好的幼儿园,让孩子上一所优质的小学,升入一所有名的初中,考进一所升学率高的高中,选择一个善于提升考分的培训机构,进入一所毕业后能如愿就业的大学......这些,原本是民众百姓的正当诉求。然而,吊诡的是,无论是人们心仪的学校,还是被看好的培训机构,其中有的却在竭尽全力为儿童提供畸形塑造的格子,导致的结果是,大脑被裹成“三寸金莲”!
尽管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管有无实力,家长都要以种种无可辩驳的理由引着、赶着、逼着孩子进格和升格。因此当下,相当一部分儿童是假幸福、伪快乐。他们生活在琳琅满目的物质世界,心灵却被关进笼子,思维被扣上箍子,精神被缚上绳子,行动被限定圈子。当他们被一个又一个格子升级式塑造,在走向“社会人”的喧嚣广场之后,其心理和能力适应的情况可想而知。
学生挤格子,学校挣牌子,政府有面子,一条畸形的“价值链”在绞杀儿童的天性和灵性。因挤格子力不从心而遭“学业歧视”后导致自信丧失者有之;因挤格子负荷超载而心理失衡者有之;因进格子成功而万事大吉逍遥沉沦者有之。当然,因成功挤格升格进阶而前途光明者也有之。格子,竟然这般可恨又可爱!无论是是非非,格子牢不可破,笑傲教育江湖。
是谁在制造格子?是谁在为设置和利用格子的办学主体贴标签,树品牌?是谁在刺激纳税人以重金为孩子选择提供升格子机会的好学校?笔者以为,这不是简单的某人某群体某机构的单打独斗和一时所为,而是一股四面袭来的“风动力”在为挤格“持久战”推波助澜。
同样的格子,对于有实力者来说,挤格子是一种快乐和骄傲,对实力欠佳者来说,挤格子是一种无奈适应,对于实力缺乏者来说,挤格子则是步履艰难的成长史。发展中的儿童,原本有身心智能兴趣的差异,为什么非要拼命去挤标准定制的格子?当然是可望可及或可望不可及的命运改变、人生福祉在召唤学子不遗余力地挤格子。虽然,笔者在此非议教育的格子,但又不得不发自内心地认可非主观故意引发挤格子的升学考试。同时,又在内心深处不赞同为应试而不顾一切地逼孩子挤格子。应考的过程与手段,令童年少快乐,少年多忧愁,青年更焦虑,成年仍担忧,担忧的是后代重蹈覆辙挤格子。担忧归担忧,格子牢不可破,正是旧的考试制度和应考的非理性,不断巩固和升级挤格子,造就了有人恨有人爱的“高考工厂”。
面对畸形的高考工厂,白岩松直言不讳,其大意是考试工厂无可指责,至少,它让底层子女有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至少,它实证了在复杂环境下不同阶层人士子女同样拥有教育权益公平性。真是尴尬,原本不值得提倡和彰扬的高考工厂,竟然有了堂而皇之的存在理由,甚至曾有野蛮扩张之势。说来还真是合情。但合情的事未必合理。教育的硬道理是发展人、成全人、造福人,以此兴国强国。倘若,我们的教育不能对人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创造性发展形成支持和推力,情何以堪?
教育的生态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善,仅靠国家难以扭转乾坤。这比反腐败难一百倍,一千倍!因为,贪腐小众没有大众支持,而挤格子是大众合力作为,是某种无形力量激发下的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有何种能量能抗衡这股无形力量?这股力量何时能悄然退场?十年?二十年?难以预测。
审视前述,或许笔者是“杞人忧天”。相信,无论问题多么复杂,情况多么严重,教育的天是塌不下来的。文明在推进,教育在发展,生态在改变,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必将催生教育实践的破格之举。国家所规定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制定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教育评价改革的强力导向,以及当前“双减”政策的隆重出台......这一切,不容置疑地表达了国家层面破格子的决心。有决心必定有行动,行动的领导者是各地政府和教育主管理部门,主力军是广大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各界有识之士。倘若,各方凝心聚力,联动协同,奋力攻坚,解放儿童的发展力、还儿童自主成长、个性成长权力的“破格子”指日可待。
集团地址
成都市锦江区晨辉二街66号
集团邮箱
service#jxfls.com(#替换为@)
邮政编码
610000
友情链接
嘉祥集团官方微信
© 2010-2025 嘉祥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蜀ICP备18025807号-1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1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