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首页 > 新闻动态 > 阅读详情

成长助力|北大裴坚教授赴嘉祥开展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讲座

作者:mouxin发表时间:2024-04-28 阅读次数:1451


415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教授莅临嘉祥锦江,为嘉祥学子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讲座。

 

 2024042415264050467.png

 

嘉祥学子与教授深入交流

 

 2024042415275822591.png

 

裴教授来到化学竞赛教室,用两个问题与学校化学竞赛学生开启了这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他问同学们:“人体中的有机分子组成大致相同,但为何每个人的性格却各不相同?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为何人们的选择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又是什么物质在影响我们的喜怒哀乐呢?”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思,也激发了他们对有机化学更深层次的兴趣。

 

2024042415282037990.png

2024042415282193629.png

接着裴教授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我们都知道,通过乙烯可以合成塑料的前身——聚乙烯,这是二十世纪的重要发现。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塑料袋有的容易破损,而有的却坚韧耐用,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再次让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也让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这两个问题,裴教授引导学生们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培养探究精神。他强调,对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我们应该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不断挖掘背后的科学原理。

 

交流的最后,裴教授为学生们讲解了一些化学专业知识,并帮助他们构建了有机化学的思维体系——“有机分子是三维的,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和理解它们。在解释键角变化时,裴教授特别强调了理解和内化知识的重要性,单纯背诵知识点和无意义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理解才是学习的关键。

 

 在深入探讨了加成与消除反应、各种效应及其影响等专业知识后,学生们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裴教授分享了他的见解和观点,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化学世界的新大门。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与强基计划》讲座

 

 2024042415292185899.png

 

裴教授阐述了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及其培养方式。他提出:人才并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自主学习、自我培养而来的。他认为,老师的身份只是在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引导。

 

裴教授以自己为例,阐述了更好的自己并不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的,而是通过与自己想成为的自己进行比较、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多方位全面客观的评价而来的。这一观点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思也让他们对自我评价和成长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024042415293973667.png

在谈到当代中国在科技领域遭遇的卡脖子技术问题时,裴教授强调了科技创新和世界一流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总量大但顶尖人才少之又少的问题亟待解决。他认为改变人才培养方式是关键所在并提出了激发兴趣与主动性、促进自我发展的解决之道。

 

裴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不仅让学生们对化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为他们的学习之路指明了成长的方向。

 

 2024042415302060185.png


提问环节

 

学生:侯氏制碱法是中国20世纪的伟大发明,但侯德榜先生是借鉴了外国技术,并结合中国国情,最终才发明出此法的。那请问是从无到有的发明创造更对未来发展更有帮助还是借鉴后进行改良而来的创造呢?

裴教授:从零到一的创新并不是纯粹的,让有的东西变得更好也是创新。很多创新其实都是基于一个薄弱的基础,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发展而得来的。我认为,由微小事物发展而来的创新才更加重要。

 

 

学生:请问交叉学科的发展前景更好还是独立学科的发展前景更好呢?

裴教授:我认为学科交叉是非常重要且迫切的问题解决方法,当代的一些问题并不能被一些独立的学科解决。当科学问题认识到一定深度时,找到相关学科合适的人合作能够解决更难的问题。

 

 

学生:您前面提到了终身学习,能否请您再阐述一下终身学习能力的含义?

裴教授:终身学习是指人对身边事物永远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提出困惑并为其找到答案甚至拓展学习有关内容。终身学习能力就是满足以上情况并且能够适时使用的能力。

 

 


发表我的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

集团地址

成都市锦江区晨辉二街66号

集团邮箱

service#jxfls.com(#替换为@)

邮政编码

610000

嘉祥集团官方微信

嘉祥集团官方微信

© 2010-2025 嘉祥教育集团版权所有 蜀ICP备18025807号-1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106号